段落查經 可4:1~20
誦讀
概述
耶穌在海邊教訓人,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,他講了撒種的比喻,並對門徒解明撒種的比喻。
背景
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講道,因為天國的道理只讓門徒知道,其他人看是看見卻不曉得,聽是聽見卻不明白。
解字
荊棘 – 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,約有22個名詞用來指多刺的灌木或雜草,和合本則多譯作「荊棘」、「蒺藜」或「刺草」。現今生長在聖地的荊棘和薊約有125種。
觀察
人物
耶穌、眾人、跟隨耶穌的人及門徒
地點
加利利海邊
時間
主耶穌傳道期間,當時羅馬帝國統治以色列地。
情景
主耶穌在加利利海邊教訓人,因為人多祂只得上船坐下,船在海裡,眾人都靠近海邊站在岸上,主耶穌用撒種的比喻教訓他們,只有撒在好土裡的,才能發芽長大,結果百倍。
細聽
對話
耶穌:『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,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…,有落在淺土石頭上…,有落在荊棘裡…,有落在好土裡…』
耶穌:『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。』
(無人的時候)跟隨耶穌的人及門徒:『撒種的比喻是甚麼意思?』
耶穌:『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,若對外人講,凡事就用比喻。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,聽是聽見卻不明白。』
實意
種類
|
結果
|
解釋
|
5路旁
|
飛鳥吃盡了
|
12聽道不明白的,那惡者來把撒在心裏的奪去了
|
6磐石上
|
日曬枯乾了
|
13當下歡喜領受,只因心裡沒根,為道遭患難,就立刻跌倒了
|
7荊棘裡
|
荊棘擠住了
|
14聽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,錢財迷惑把道擠住了,不能結實
|
8好土
|
結實百倍
|
15聽道明白了,後來結實很多倍
|
思考
問題
主耶穌告訴我們那落在好土裡的,可以結實三十倍、六十倍、一百倍。我聽了主的道如同落在路旁的、磐石上的、荊棘裡的還是好土裡的?
主題
撒種的比喻
段落
撒種的比喻(1~9)、為何用比喻 (10~12)、比喻的解釋 (13~20)
教訓
當立志回應主的呼召,留心怎麼聽(路8:18),思考我是正期生還是旁聽生。我們歎息勞苦,無法脫去阻礙,但培植我們的是神(林後5:1~10)
當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,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(雅1:21),領受救靈魂的道,將神的話藏在心裡,免得得罪神(詩119:11)
靠主把阻礙結果的因素除去,保羅的經驗,靠基督脫離罪的律(羅7:23~25),主應許賜給我們新心(結36:26~27)
應當忍耐著結實,如果把好土擺著不理會,會怎樣?(荊棘、雜草叢生),成為好土之前不是沒有石頭、荊棘,而是一步步忍耐著把它挪去,主耶穌說: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,已經乾淨了(約15:1~3)
行動
荒地要成為好土,需要經過努力付出代價,必須常常趕鳥、鬆土、拔草、去石、除荊、施肥,以致於使荒地變為好土良田。再一次,我們問自己:我是好土嗎?我想成為好土嗎?主知道人心的光景,即便我們的心猶如路旁的硬地、充滿大小的石頭、荊棘滿地,祂還是願意撒下祂的道,並應許我們要賜一個新心,那些讓我們成為好土的阻礙,往往是我們所看為寶貝的,自己無力挪去,我們必須靠主挪去一切的阻礙,使我們的心田也能由荒地變為好土,使我們可以遵行神的話語,讓真道在我們心裡紮根成長,不會遇見試驗熬練就退後,也不會被今生的思慮、錢財、宴樂擠住了,而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,若持守真道在誠實善良的心裡,相信在耶穌基督裡,我們的生命必結滿屬天的果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