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

配為主的名受辱


段落查經 徒5:17~42

誦讀

  • 概述

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,並撒都該人,把使徒收在監裡,夜間主的使者開了監門,領他們出來,天將亮他們又到殿裡教訓人,再次被帶到公會,在官長面前分訴,公會裡受敬重的教法師,勸公會眾人不要管他們,任憑他們罷,於是他們被釋放了。

  • 背景

主藉著門徒的手,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,信而歸主的人,越發增添,大祭司和他們同黨的人,滿心忌恨,想盡辦法要阻止門徒傳講耶穌復活。

  • 解字

迦瑪列 -一個法利賽人和摩西律法的著名學者。他勸告在猶太公會裡的同事,不要將傳揚福音的彼得等人處死。他的勸告被聽取了,證明他在同時代人中極有權威。保羅受教於他的門下(22:3)

觀察

  • 人物

大祭司、他的同人、撒都該人、使徒、百姓、公會的人、眾長老、守殿官、差役、迦瑪列

  • 地點

聖殿、監牢、公會、家裡

  • 時間

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

  • 情景

使徒被下在監裡,主的使者領他們出來,吩咐他們再次到殿裡傳講福音,門徒聽從主的話,天將亮就再次進殿,在殿裡教訓眾人許多道理。

細聽

  • 對話

主的使者:『你們去站在殿裡,把這生命的道,都講給百姓聽。』
差役:『我們看見監牢關得極妥當,看守的人也站在門外,及至開了門,裡面一個人都不見』
另一個人:『你們收在監裡的人,現在站在殿裡教訓百姓。』
大祭司:『我們不是嚴嚴的禁止你們,不可奉這名教訓人麼。你們倒把你們的道理充滿了耶路撒冷,想要叫這人的血歸到我們身上。』
彼得和眾使徒:『順從神,不順從人是應當的,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,我們祖宗的神已經叫他復活我們為這事作見證,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,也為這事作見證。』
迦瑪列:『以色列人哪!論到這些人,你們要小心怎樣辦理現在我勸你們,不要管這些人,任憑他們罷。他們所謀的、所行的,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,若是出於神,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,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。』

  • 實意

信徒偶有忌妒紛爭,彼此議論的事,這是神所不悅的,更要注意的是,沒看清神的旨意不當的議論,可能不小心攻擊了神,而自取敗壞。

思考

  • 問題

面對生活上、信仰上種種的抉擇時,我們以甚麼為優先考量?

  • 主題

配為主的名受辱

  • 段落

被下監牢使者解救(17~20)、殿裡講道差役帶離(21~26)、公會受審彼得分訴(27~32)、教師勸戒恐嚇釋放(33~40)、配得受辱不住傳講(41~42)

  • 教訓

使徒因傳講耶穌救人福音,被下在監牢裡,主的使者夜半領他們出監,吩咐他們繼續在殿裡傳講,使徒果然天將亮又進殿傳講福音,這跟他們受聖靈之前的行止大相逕庭,因為受聖靈充滿的人,會整個改變,是生命徹底的改變,就如經上說的:有新生的樣式。
信仰其實很單純的,門徒面對公會的審判,如何在官長面前分訴,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,他們說:『順從神,不順從人是應當的,聖靈也為我們所傳講的作見證』,即使遇到生命攸關的時刻,把順從神擺在第一位,一切的思考,一切的生活、行為都立刻有了準據。

  • 行動

為耶穌基督的福音受辱,是耶穌門徒的榮耀,我們應該準備好自己,做一個配為主名受辱的人。

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

聖徒各盡其職


段落查經 徒6:1~10

誦讀

概述

門徒增多,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說希利尼話的猶太寡婦,於是產生怨言,使徒要求在弟兄中選出七位管理這事,神的道大大興旺,門徒加增。

背景

使徒時代初期信徒的財物不分彼此,內中沒有一個缺乏的,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賣了,把價銀擺到使徒面前,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。

解字

希利尼話 - 通用希臘語,又譯民間希臘語、通用希臘語或共通希臘語或亞歷山大語是指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時期,在歐洲及中東所流行的希臘語。通用希臘語亦是新約全書著書時所使用的語言,亦是當中道理的傳播及教導時所使用的主要媒介,使基督教得以傳揚開,所以又名為新約希臘語。

觀察

人物

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、十二使徒、眾門徒、司提反、腓利、伯羅哥羅、尼迦挪、提門、巴米拿、尼哥拉及利百地拿、古利奈、亞力山大、基利家、亞西亞各處會堂的人

地點

耶路撒冷

時間

使徒時代初期

情景

使徒時代信徒不分彼此,凡物公用,內中沒有一個缺乏的,當信徒增多時,部份信徒被忽略了,於是揀選七人辦理供給之事。司提反被聖靈充滿,滿得恩惠能力,行了大奇事與神蹟,與眾會堂的人辯論,以智慧和聖靈說話,使眾人敵擋不住,於是買通人污告他。

細聽

對話

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:『(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我們中間的寡婦。)
十二使徒:『我們撇下神的道,去管理飯食,原是不合宜的,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,被聖靈充滿,智慧充足的人,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,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。』

實意

聖徒應該善用各人從主所得的恩賜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。

思考

問題

使徒時代信徒可以財物不分彼此,沒有一個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,都是大家公用,眾人蒙大恩,內中沒有缺乏的,我們今天呢?

主題

聖徒各盡其職

段落

供給上的不足(1)、聖徒各盡其職(2~6)、滿得智慧能力(7~11)

教訓

當抱怨供給上的不足達到使徒耳中的時候,他們不因為自己當以傳道為事而忽略這聲音,他們決定選出人來,把這供給的事處理妥當,管理神家的事,即使是供給之事,必須有好名聲、被聖靈充滿、智慧充足。
另一方面,他們得以專心以禱告傳道為事,恩賜原有分別,聖靈卻是一位,功用也有分別,神卻是一位,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,聖靈顯在各人身上,是要叫人得益處(林前12:4~7),為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造就基督的身體(4:12)。當信徒可以各盡其職,就如身體各器官功能都能正常運作,神的道就要興旺起來。
教會聖工要興旺,需要順從聖靈引導,滿得恩惠能力,才能為真道竭力爭辨,榮耀主的聖名。

行動

認清自己在教會中扮演的角色,盡力完成所托付的聖工,做一個忠心得神喜悅的工人。

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

受聖靈‧夠了嗎?


和合本中文聖經記載,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,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,也信了基督,既然信他,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。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,直等到神之民被贖,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(1:13~14)。人們常據此解釋,接受大水洗歸入耶穌基督,並且領受所應許的聖靈的人,就可以進天國了,真是這樣嗎?
要清楚目標、方向及方法
主耶穌講道常用比喻,我們也講個比喻,有人參加一個登山聯誼活動,主辦單位告知每個人報到時,領取一張闖關卡,憑著闖關卡到每一個關口,可以得到闖關需要的裝備,並且進行闖關活動,每個人闖關的難易度由主辦單位決定,如果通過每一個關卡到達目的地,只要將闖關卡交給服務人員,就可以進入終點聯誼活動會場,參加聯誼活動,並且領取抵達終點的獎賞。
有人領了闖關卡,照著主辦單位的規定,一路闖關到了終點,闖關卡上蓋滿了過關的章;也有人領了闖關卡,也一路走上山,有的關卡過了,有的關卡因為無意挑戰略過去了;也有人領了闖關卡,一路閒逛上山,在主辦單位規定的時間內,還沒抵達終點;有人領了闖關卡,因為心不在聯誼活動,跑到附近喝咖啡去了,始終沒有上山;也有人沒有領闖關卡,也跟著一路上山,但到了關口無法闖關。
這些人誰可以進入終點的聯誼活動會場?答案非常的清楚,只有在起點報到,領取了闖關卡,並照著主辦單位的規定,一路闖關到達終點,在闖關卡上蓋滿了過關戳章的人,才可以進入。想要進天國,受了聖靈就夠了嗎?主耶穌在講論施洗約翰的時候,提到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,天國是努力進入的,努力的人就得著了(11:12)。天國既然必須努力進入,顯然不是領受聖靈就一定可以進入天國。
我們應該思考在努力進入天國的過程中,聖靈與我們的關係,在得到聖靈之後,我們的生活中有甚麼改變?是否順從聖靈的引導?是否靠著聖靈明白道理?是否靠著聖靈奔跑天路?通過擺在面前的考驗,一步步進到完全的地步。
應當被聖靈充滿
聖靈是主耶穌應許賜下,永遠與我們同在,要引領我們奔跑天路的保惠師(訓慰師),沒有聖靈的引導,或者不順從聖靈的引導,我們斷沒有辦法倚靠自己奔走天路,因此我們不當蒙昧度日,應該被聖靈充滿(5:18)。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,在他生命裡會有極大的改變,過去所看重的,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,都看做糞土(3:8),因為得著耶穌基督的救恩,是他最大的滿足。
使徒被聖靈充滿前後的表現,值得我們深思,主耶穌吩咐門徒要聚集在耶路撒冷,同心合意恆切禱告,受聖靈的洗,並且告訴他們得到聖靈之後他們會有甚麼樣的改變,門徒得聖靈前雖口口聲聲說決不離開主,就是與主同死,也總不能不認主(14:27~31),但是當主耶穌被捉到公會受審時,他們一個個離開了(14:53~72),這是人靠著自己說話行事的必然結果。
當門徒得到聖靈,被聖靈充滿後,就如主耶穌所說的,他們得著了從上頭來的能力,智慧充足(6:3)、大有信心(11:24),眼裡所見的是神的榮耀(7:55),到處傳講耶穌基督救贖的福音,即使遇到逼迫,被下在監牢裡(5:19),生命陷入危險,也能毫不退縮,而放膽講論神的道(4:31),因此福音得以廣傳,這跟他們受聖靈之前的行止大相逕庭,因為受聖靈充滿的人,會整個改變,是生命徹底的改變,就如經上說的:有新生的樣式。
要順從聖靈引導
信仰其實很單純的,門徒面對公會的審判,如何在官長面前分訴,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,他們說:『順從神,不順從人是應當的,聖靈也為我們所傳講的作見證』,即使遇到生命攸關的時刻,只要把順從神擺在第一位,一切的思考,一切的生活、行為都立刻有了準據。
主耶穌曾說:信我的人,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。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,要受聖靈說的(7:38~39)被聖靈充滿的過程,是漸進的,就如以西結書四十七章的記載,從聖殿門檻下流出的水,量了一千肘,𧼮過水,水到踝子骨,再量一千肘,𧼮過水,水就到膝,又量一千肘,𧼮過水,水便到腰,又量了一千肘,水勢漲起,成為可洑的水,不可𧼮的河。
有沒有被聖靈充滿,差別在於行事是照著自己的意思,還是順從聖靈的引導,剛開始我們還想靠著自己做些甚麼,但受聖靈充滿的過程中,自我的意思越來越少,越來越能夠了解聖靈的意思,順從聖靈的引導,這就是羅馬書所記載,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,和他一同埋葬,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(6:4),這新生的樣式必須在順從聖靈引導中,讓基督成形在我們心裡(4:19)
靠聖靈明白道理
門徒聽了主的道理,當下不一定明白,主對門徒說:但保惠師,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,他要將一切的事,指教你們,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(14:26)。當門徒被聖靈充滿,連不信的人看到他們的膽量,又看出他們是沒有學問的小民,就希奇,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。
聖靈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道理(16:13),道理的應用領域是跨時代的,但以理面對眾臣的嫉妒,在遭受設計陷害,生命受嚴重威脅之中,如果但以理不靠聖靈引導,他會先想到保護自己,設法把處理政事的時間延長,拖過禱告時間,在王及眾臣面前有交待,在以色列人之間也有說詞;但是但以理把神擺在第一位,仍不改一日三次向神禱告,在今天繁忙社會生活的我們就應該效法、學習。
在撒種的比喻中,主告訴門徒應當忍耐著結實(8:15),如果把好土擺著不理會,會怎樣呢?應該會荊棘、雜草叢生,在成為好土之前不是沒有石頭、荊棘,而是一步步忍耐著把它挪去,主耶穌說: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,已經乾淨了(15:1~3)。主知道人心的光景,即便我們的心猶如同路旁的硬地、充滿大小的石頭、荊棘滿地,祂還是願意撒下祂的道,並應許賜我們一個新心。
靠聖靈奔跑天路
那些讓我們成為好土的阻礙,往往是我們所看為寶貝,自己無力挪去的,我們必須靠聖靈幫助挪去一切的阻礙,使我們的心田也能由荒地變為好土,使我們可以遵行神的話語,讓真道在我們心裡紮根成長,不會遇見試驗熬練就退後,也不會被今生的思慮、錢財、宴樂擠住了,而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,若持守真道在誠實善良的心裡,相信在耶穌基督裡,我們的生命必結滿屬天的果實。
以西結先知受聖靈感動,看到平原上有甚多的骸骨,而且極其枯乾,主要他對骸骨發預言,叫骸骨聽耶和華的話,神使氣息進入骸骨,他們就要活了,骸骨果然生筋、長肉、覆皮,得了氣息,就復活了,並且站起來,成為極大的軍隊(37:1~10)。骸骨原已失去生命一段時間,沒有行動的能力,如同沒受聖靈帶領,無法行道的人一樣。
我們原本在罪中是死的,若是靠聖靈得生,就當靠聖靈行事(5:25),耶和華的軍隊應該勇敢出發(12:41),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。在受洗歸主並且受聖靈之後,必須遵照神要我們的樣式生活,靠著聖靈面對臨到我們的各式信仰考驗,跟隨聖靈一步步的引導,努力奔跑天國路程。 

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

放膽講論神的道


段落查經 徒4:1~31

誦讀

概述

祭司、守殿官和撒督該人因彼得、約翰傳講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,甚是煩惱,就捉拿了彼得、約翰,第二天在公會審判彼得、約翰,彼得、約翰靠著聖靈所賜的口才,放膽講論神的道。

背景

官府、長老、文士及祭司把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,想不到三天後主耶穌復活了,門徒四處傳講耶穌基督復活,這事惹惱了把主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人,於是他們盡一切辦法,想禁止門徒傳講耶穌復活。

解字

所羅門的廊下 - 在外邦人院的東邊,因為是建在所羅門舊聖殿一部分的地基上而得名。

觀察

人物

祭司、守殿官、撒督該人、彼得、約翰、聽道的人、官府、長老、文士、大祭司亞那、該亞法、約翰及亞力山大、瘸腿得醫治的人及會友

地點

所羅門的廊下、公會、會友聚會處

時間

治好美門前求賙濟的瘸腿的人之後

情景

彼得、約翰傳講耶穌復活,並在官府面前放膽講論神的道,官府、長老、文士及祭司為了停止耶穌復活的言論,恐嚇彼得、約翰不得再傳講耶穌復活,彼得、約翰明確地回應他們,不該聽從他們,而該傳講由神而來的道。

細聽

對話

官府、長老、文士、大祭司:『你們用甚麼能力,奉誰的名作這事呢?』
彼得(被聖靈充滿):『治民的官府和長老阿,倘若今日,因為在殘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,查問我們他是怎麼得了痊癒,你們眾人和以色列百姓都當知道,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,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,神叫他從死裡復活的,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。祂是你們匠人所輕棄的石頭,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。除祂以外,別無拯救,因為在天下人間,沒有賜下別的名,我們可以靠著得救。』
官府、長老、文士、大祭司:『(你們離開公會吧!)
官府、長老、文士、大祭司(彼此商議):『我們當怎樣辦這兩個人呢?因為他們誠然行了一件明顯的神蹟,凡住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,我們也不能說沒有。惟恐這事越發傳揚在民間,我們必須恐嚇他們,叫他們不再奉這名對人講論。』
官府、長老、文士、大祭司(叫了彼得、約翰來):『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。』
彼得、約翰:『聽從你們,不聽從神,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,你們自己酌量吧.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,不能不說。』

實意

受聖靈充滿的人,不但能放膽講明神的道,也不會因為環境橫逆,失去對神專一的信心,因此彼得、約翰在遭遇極大的逼迫之下,還可以堅持講論神藉他們的口要陳明的道理。

思考

問題

我們是不是遇到環境困難,信仰上的阻擋,就失去對神純一的信心,因此影響我們的行事準則嗎?

主題

放膽講論神的道

段落

彼得約翰被拿(1~4)、在公會前受審(5~12)、恐嚇之後釋放(13~22)、同心禱告讚美(23~31)

教訓

受聖靈感動,奉差遣傳講主道的人,在公會受審時,面對掌權者的威迫時,更會靠著神所賜的口才,竭力講論神國的道,而不受現實環境的左右。
從惡者來的阻擋,無法澆熄受聖靈充滿者對道理的堅持,即便遇到橫逆,聖靈的感動可以讓人持續傳講、遵行主的正道,不因為一時的阻礙、恐嚇而有所退縮,這樣對道理的執著,要粉碎魔鬼一切的詭計。

行動

我們應該求神的靈充滿我們,讓我們照著他的旨意去行,不受現實社會各樣誘惑的影響,堅持奔走主的道路。

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

醫治瘸腿的


段落查經 徒3:1~10

誦讀

概述

彼得和約翰要進聖殿,殿的美門口有一個生來瘸腿的人,求過往的人賙濟,彼得約翰告訴他,他們沒有金銀,但奉主的名叫他起來行走,於是那人的腳復了原,走著、跳著進殿讚美神。

背景

舊約聖經記載猶太人一日三次禱告神(55:16~17),分別為晚上()、早晨及晌午。但以理就是因為不改變一日三次禱告神,被下在獅子坑裡(6:10)。猶太人被擄七十年歸回後變成一日五次,早晨(早上六時)、晌午(十二時)、申初(三時)、日落(六時)及晚上(日落後兩小時)

解字

美門 - 進入聖殿內院共有九扇門,其中裝飾最華麗的是東門,用哥林多銅鑄成,上面滿刻浮雕,美門因此得名。有聖經學者認為美門就是尼迦挪門,是從外邦人院通到婦女院的入口。

觀察

人物

彼得、約翰、瘸腿的人、抬他的人及百姓

地點

聖殿

時間

申初禱告的時候,約下午三點多

情景

瘸腿的人求賙濟,剛好主的門徒彼得和約翰要進殿,他的瘸腿得到了醫治,他高興地讚美神,眾人都希奇驚訝。

細聽

對話

瘸腿的人:『(求求你們施捨)
彼得:『金銀我都沒有,只把我所有的給你,我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,叫你起來行走。』
瘸腿的人:『讚美神。』
百姓:『(這是素來在美門口求賙濟那瘸腿的人,他的兩腿竟然痊癒了,真是希奇,令人訝異!)

實意

瘸腿的人因為工作不便,求人賙濟,但是他更需要瘸腿得醫治,彼得靠主能力給他更切身的需要。更重要的是,彼得藉此事向眾人見證耶穌基督。

思考

問題

聖經教訓我們要賙濟貧窮人,這樣經文指示我們比賙濟窮乏人更重要的,你能指出那是甚麼嗎?彼得所說他所有的是甚麼?

主題

醫治瘸腿的

段落

美門口求賙濟(1~3)、奉主聖名醫治(4~7)、歡欣雀躍讚美(8~10)

教訓

憐憫貧窮的,就是借給耶和華;他的善行,耶和華必償還(19:17)。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,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,能多行各樣善事。如經上所記:他施捨錢財,賙濟貧窮;他的仁義存到永遠(林後9:8~9)。表面上看,瘸腿的人最需要的是金錢,他自己也一直這樣認為,長久以來這樣追求。彼得奉主的名叫他起來行走,讓他能夠起來行走,對他來講顯然比得到金錢更寶貴,因為他得醫治之後,就跳起來站著、又行走,同他們進殿,走著、跳著讚美神。
更重要的教訓還在後頭,彼得對眾人解說,他不是靠著自己的能力行這神蹟,乃是被釘十字架的耶穌,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列祖的神已經榮耀了他,行這神蹟是要叫人相信,並聽從、遵行所傳的道,正如經上記著說,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,主和他們同工,用神蹟隨著,證實所傳的道(16:20)

行動

賙濟窮人是基督徒當行的,如同保羅所說: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,這也是我本來熱心去行的(2:10)。更應該把傳講天國的福音擺在首位,因為這是神選召我們做主門徒,要我們去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