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落查經 徒5:17~42
誦讀
- 概述
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,並撒都該人,把使徒收在監裡,夜間主的使者開了監門,領他們出來,天將亮他們又到殿裡教訓人,再次被帶到公會,在官長面前分訴,公會裡受敬重的教法師,勸公會眾人不要管他們,任憑他們罷,於是他們被釋放了。
- 背景
主藉著門徒的手,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,信而歸主的人,越發增添,大祭司和他們同黨的人,滿心忌恨,想盡辦法要阻止門徒傳講耶穌復活。
- 解字
迦瑪列 -一個法利賽人和摩西律法的著名學者。他勸告在猶太公會裡的同事,不要將傳揚福音的彼得等人處死。他的勸告被聽取了,證明他在同時代人中極有權威。保羅受教於他的門下(徒22:3)。
觀察
- 人物
大祭司、他的同人、撒都該人、使徒、百姓、公會的人、眾長老、守殿官、差役、迦瑪列
- 地點
聖殿、監牢、公會、家裡
- 時間
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
- 情景
使徒被下在監裡,主的使者領他們出來,吩咐他們再次到殿裡傳講福音,門徒聽從主的話,天將亮就再次進殿,在殿裡教訓眾人許多道理。
細聽
- 對話
主的使者:『你們去站在殿裡,把這生命的道,都講給百姓聽。』
差役:『我們看見監牢關得極妥當,看守的人也站在門外,及至開了門,裡面一個人都不見』
另一個人:『你們收在監裡的人,現在站在殿裡教訓百姓。』
大祭司:『我們不是嚴嚴的禁止你們,不可奉這名教訓人麼。你們倒把你們的道理充滿了耶路撒冷,想要叫這人的血歸到我們身上。』
彼得和眾使徒:『順從神,不順從人是應當的,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,我們祖宗的神已經叫他復活…我們為這事作見證,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,也為這事作見證。』
迦瑪列:『以色列人哪!論到這些人,你們要小心怎樣辦理…現在我勸你們,不要管這些人,任憑他們罷。他們所謀的、所行的,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,若是出於神,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,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。』
- 實意
信徒偶有忌妒紛爭,彼此議論的事,這是神所不悅的,更要注意的是,沒看清神的旨意不當的議論,可能不小心攻擊了神,而自取敗壞。
思考
- 問題
面對生活上、信仰上種種的抉擇時,我們以甚麼為優先考量?
- 主題
配為主的名受辱
- 段落
被下監牢使者解救(17~20)、殿裡講道差役帶離(21~26)、公會受審彼得分訴(27~32)、教師勸戒恐嚇釋放(33~40)、配得受辱不住傳講(41~42)
- 教訓
使徒因傳講耶穌救人福音,被下在監牢裡,主的使者夜半領他們出監,吩咐他們繼續在殿裡傳講,使徒果然天將亮又進殿傳講福音,這跟他們受聖靈之前的行止大相逕庭,因為受聖靈充滿的人,會整個改變,是生命徹底的改變,就如經上說的:有新生的樣式。
信仰其實很單純的,門徒面對公會的審判,如何在官長面前分訴,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,他們說:『順從神,不順從人是應當的,聖靈也為我們所傳講的作見證』,即使遇到生命攸關的時刻,把順從神擺在第一位,一切的思考,一切的生活、行為都立刻有了準據。
- 行動
為耶穌基督的福音受辱,是耶穌門徒的榮耀,我們應該準備好自己,做一個配為主名受辱的人。